七月流金,蓊郁苍翠。根据青岛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在这背后,实体经济如深扎沃土的根系支撑各类市场主体稳扎稳打。在青岛,税务部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以“实”字当头,优质实体经济“税收白名单”管理、税费服务体验师等各项举措落地有声,支持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进。
固本培元 强健实体经济链条
在崂山区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声铿锵有力,空气中弥漫机械制造独有的金属气息。
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的“古董”企业。历经日占时期、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时期洗礼,青岛宏大几经起落,最终涅槃重生,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纺织纺纱机械成套装备最大生产基地。产品装备国内80%以上的纺织企业,还远销亚、非、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百年传承,初心不变。青岛宏大在成长壮大的路上,不断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做大做强,也享受了不少税收优惠。”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办税人员魏双凤,在回忆企业发展路上的每一个脚印时,不由感叹道。近3年,青岛宏大研发费用累计投入11412万元,累计加计扣除8874万元,企业所得税减免1025万元。
崂山区税务部门专注于实体经济行稳致远,既当好企业发展路上的“减负器”,又要成为企业创新驱动的“助推器”,帮助青岛宏大旗下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获得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共申请嵌入式软件即征即退1188万元。
主题教育期间,税务部门全力扶持实体经济,广泛开展“有深度、多维度”的服务行动。市南区税务部门专注优化营商环境,送政策上门,协助实体经济申报享受退税,同时远程解答企业疑问,加快退税到账速度,极大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李沧区税务部门树立平台思维,跟踪服务平台企业,安排“首席税务联络员”与产业链龙头企业线下走访、线上专访,打通实体经济供需链条,助力区域经济增长。
破局转型 开辟绿色创新赛道
置身一片广袤的麦田中,烈日蒸腾起夏粮丰收的喜悦,刚刚完成作业的无人驾驶高地隙喷杆机驶过田野,给繁忙的劳动添上一抹科技的色彩。
“这架无人机一次能携装700升农药,以每小时1到8公里的速度行驶于麦田之中,一天便能完成近800亩小麦的农药喷洒工作,效率远超人工。”青岛悟牛智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韩同茂,指着无人机向税务工作人员介绍,“现代化农机装备对农业帮助不言而喻,但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我们能坚持进行研发,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青岛悟牛智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无人驾驶农机研发、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的无人驾驶果园管理机、农业采摘机器人等产品都已经依次“下地”,正进一步推动着农业从传统“靠天吃饭”变为“靠技术吃饭”。
高新区税务局贯彻落实主题教育要求,成立专家服务团队,精准定位企业需求,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最近两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90多万元、“六税两费”减免近6万元,我们将这笔钱用于农机的迭代升级,企业研发活力进一步释放。”韩同茂表示。
创新力量是发展动力的不竭源泉,实体经济努力摆脱路径依赖,顺应市场潮流和政策导向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型,多项税收优惠为我们送来了实打实的红利,仅今年二季度我们就享受了5900万元的加计扣除,让我们更有信心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市北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尹烁对前来走访的税务人员说。这其中,市北区税务部门帮助相关企业明晰政策口径和适用标准,及时解决企业在享受政策方面存在的疑问,加强精细化辅导,用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起到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