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料、固态酒精发酵、固态醋酸发酵、熏醅、淋醋、晒醋……酿造高品质的老陈醋,离不开对每一道工序的严格把控。作为一家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太原市宁化府益源庆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化府)不仅将这份匠心融入醋品酿造,更将其融入税务管理的日常,实现经营与合规的同步“发酵”,纳税信用级别连续17年被评为A级。近日,记者走进宁化府,探寻这家老字号以“合规”把控细节、将“诚信”融入经营的故事。

太原市迎泽区桥头街的太原市宁化府益源庆醋业有限公司。
守好原料采购“合规关”
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采购的税务合规是经营的“第一道门槛”。2013年,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的通知》,经山西省省级财税部门核准,宁化府成为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企业。这意味着,企业购进高粱、麸皮、稻壳等农产品原料时,不再凭增值税扣税凭证,而是通过计算来确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这对数据的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照政策规定,宁化府采用投入产出法核定进项税额——以单位数量老陈醋所耗用的采购农产品的数量、当期销售的老陈醋数量、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扣除率为参数,按规定公式计算确定抵扣额度。
在这一过程中,销售单位数量老陈醋所耗用的采购农产品的数量参照行业公认标准和行业平均耗用值确定,扣除率实际为销售货物的适用税率,这两项数值相对固定,不容易出现偏差。但老陈醋销售数量、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则需要准确掌握和计算,否则将导致进项税额抵扣错误,埋下税收风险隐患。
宁化府财务经理田斌坦言:“尤其是高粱,作为老陈醋的主要原料,我们全部向优质产区的农户直接采购,其平均购买单价需要依据期初库存数量、期初平均买价和当期购进数量、当期买价计算确定。”为确保数据精准,每月初企业都会实地盘点库存,逐项核验入库单与收款收据等凭证,从源头把控核算基础。
税务部门的动态监管为企业原料合规采购再加一道“安全阀”。“每个季度,我们都会收集宁化府提供的各种凭证,包括公司采购高粱的过磅单、高粱种植地村委会出具的证明、农户的收款收据、高粱的收购发票等。
再结合电子税务局的申报数据开展比对分析。”太原市迎泽区税务局干部马晔青介绍,这种“企业自核+税务监管”的双重机制,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排查原材料采购环节可能遇到的涉税风险。

早上八点钟,太原市宁化府门市刚开门,顾客前来排队打醋。
管好收入核算“诚信关”
宁化府醋坊里,浓香的老陈醋从管壁哗哗流下,管上安装的流量计里的指针缓缓转动。经年累月,小小的流量计计量了太多的老陈醋,也见证了老百姓排队打醋、市井烟火升腾不息的热闹。
“顾客来打几斤醋或者买几瓶醋,大多为几元、几十元的小额现金交易,很少有人索要发票,我们每天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理清销售收入。”回忆起多年前的情形,宁化府负责人郝建国感慨道。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无论是否开具发票,销售收入都需如实申报纳税。为了杜绝“跑冒滴漏”,防范因销售收入核算不全引发纳税申报不实的问题,宁化府坚持诚信理念,把酿醋的严谨延伸到收入核算上,做到细而又细。“要确保每一笔收入都依规申报,否则几百年的招牌就可能毁于一旦。”郝建国说。
为实现收入申报准确,宁化府不仅坚守诚信理念,更以技术创新升级监管手段。2017年,公司上线零售管理系统,将每一笔交易纳入数字化管控:无论是现金支付还是移动支付,都需通过收银台录入系统,实时生成交易记录并同步至财务后台,即便顾客不索要发票,收入数据也能完整留存。
财务总监王承萍告诉记者,随着零售管理系统的上线,宁化府的内部管理模式也随之优化。如今,班组交接的盘点制度要求更为严格,门店实行“先出票、后提货”,收银台专注收钱出票,提货区负责核对小票发货,两者权责清晰、互不干涉。每日交接班时,两班员工必须核对系统数据、现金余额与商品库存,只有“账、款、货”三者一致才能签字交接,即使只差一元钱、缺一瓶醋,都要当场溯源、核实清楚。
数字化电子发票的推广应用,进一步解决了宁化府集中开票的难题。现在,顾客购物后只需扫描购物小票上的二维码,就能自主开具电子发票。“数电票开具操作简单、效率高,顾客满意,我们也省心。”宁化府门市部主任阎桂荣说。
此外,在商品配货环节,宁化府的仓库会根据各门店在系统中的历史销量与实时库存生成配货单,每箱醋出库时都登记产品代码、数量与去向,门店收货时逐件核对签字,“仓库—门店”货物流链条上的配货数据会每日同步至财务部门,为准确核算成本与应税销售额提供依据。

太原市宁化府益源庆醋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为税务人员介绍酒精发酵工艺。
把好社保缴纳“责任关”
“从1992年开始,公司每月按时为我们缴纳社保费,已经交了33年。有了这份保障,我们退休后的生活就踏实多了。”宁化府员工王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语气里满是安心。作为在宁化府工作了40多年的“老人儿”,他从学徒到技师,蒸料的功夫练得可谓炉火纯青。而他那张熏出了醋香的社保卡见证着企业与员工的密切联系。如今,这位老匠人快到了退休年龄,即将真正体会到“老有所养”的美好。
1992年,劳动部等五部门出台《关于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了社保缴费基数与工资的联动机制,推动社保缴费公平性与可持续性得到提升。在郝建国看来,为员工缴纳社保不仅是法定义务,更是企业存活发展的根基。“老陈醋工艺能传承数百年,靠的是一代代匠人的坚守。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可以让大家减少后顾之忧,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生产经营当中,让老字号不断焕发新活力。”
准确核定社保费缴纳基数,是依法依规为员工缴纳社保的关键。过去,宁化府需要从多个部门收集数据,反复核算才能确定员工社保费缴纳基数,耗时费力。如今,个人所得税汇算为基数核定提供了便捷路径。
“每年个人所得税汇算期间,我们将员工进行分组,每组负责人一方面帮助员工如期顺利完成汇算,另一方面收集每名员工的工资信息,作为公司确定下一年度员工社保费缴纳基数的依据。”田斌介绍,通过电子税务局申报缴纳社保费很方便,完成年度缴费工资申报后,每月月初系统将自动带出申报数据,经办人员核实无误后,仅需两三分钟就能完成直接申报缴纳。
“老老实实做醋、堂堂正正做人,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无论是酿醋还是经营企业,我们都要讲究一个‘诚’字。”郝建国表示,宁化府将一如既往坚持依法纳税、合规经营,让百年醋香在规范与诚信的“酿造”中香飘更远、历久弥新。


打印
中国政府网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