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法查处夏安阳拆分收入骗享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偷税案件。经查,2019年至2021年,夏安阳先后注册并实际控制象山斑衣文化传媒工作室等9家个体工商户,通过拆分经营收入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违规享受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少缴个人所得税税款345.92万元。针对其违法事实,2024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法作出处理处罚决定,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518.88万元。
核心信息高度一致,牵出个体户拆分疑点
前期,宁波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根据税收大数据风险疑点推送,发现象山斑衣文化传媒工作室、象山汇义文化传媒工作室、象山居奇文化传媒工作室等9家个体工商户,存在骗享税收优惠的嫌疑。
调查发现,这9家个体工商户的开票项目、下游受票企业、代理事务所甚至办税人等多重信息竟高度一致。同时,9家个体工商户的开立时间集中于2019年9月27日、2021年4月29日这两日,且注册地址都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某地。
相关线索均指向这9家个体工商户可能不单单涉嫌骗享税收优惠,其背后极有可能存在同一个实际控制人,有拆分经营收入的嫌疑。

资金汇流露出马脚,浮现“隐身”实控人
为查清事实,检查人员实地走访了这9家个体工商户,发现其注册地址均在象山县某地的拍摄场地内,现场只堆放了置景道具,既不具备生产经营的基本条件,也没有开展经营活动的痕迹。
随后,检查人员联系了9家个体工商户的业主前来问询。但业主们不是借口正在外地工作难以抽身,就是推脱称身体抱恙来不了宁波,以各种理由拒绝现身。检查人员转而联系这9家个体工商户的办税人员。办税人员表示,自己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开票做账,并不清楚具体业务开展情况。
正面取证遇阻,检查人员在依法调取的银行交易信息中找到了突破口。通过比对分析,这9家个体工商户在对公账户收款后,迅速将资金转入相应业主的个人账户,业主们又随即将资金转入一个名为“夏安阳”的私人账户。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拆分“戏法”真相大白,违法行径终被罚
检查人员根据夏安阳留存在开户银行的联系电话,与其取得联系。起初,夏安阳仍以9家个体工商户“代理人”身份为借口,用所谓的“代为统筹资金进行投资使用”的理由来解释资金汇流的疑点,并编撰了一系列话术试图掩盖真相。
经过检查人员释法明理,夏安阳最终承认,在2019至2021年的三年间,其以业务总承揽人身份,接手了某影视公司的多个项目,为其提供摄影器材租赁、道具设计、影视策划制作及实地置景等综合性服务。由于项目总金额较大,为了尽可能地逃避纳税义务,夏安阳便借他人的名义陆续成立了9家个体工商户,将原本应归属于其个人的经营所得,分散至多家个体工商户名下,以此维持这些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资格,从而违规享受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减半征收等税收优惠政策,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经核查,夏安阳通过控制象山斑衣文化传媒工作室等9户个体工商户拆分收入少缴个人所得税税款345.92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此,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法对夏安阳的违法行为作出追缴税款345.92万元、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172.96万元的处理处罚决定。目前,因纳税人存在未在规定期限内缴清税款等情形,该案已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侦办。


打印
中国政府网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