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税收营商环境是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核心目标,精准发力,多管齐下,致力打造省心、放心、舒心的税费治理新生态。在2024年度全省营商环境经营主体满意度调查中,厦门营商环境“纳税”指标以99%的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一。自2020年以来,厦门在全省营商环境监测督导中连续6年位列纳税指标标杆。
今年以来,厦门市税务局在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过程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税费服务效能,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提供税务助力。
构建“汇智中枢” 社保费征缴“一站式”服务
社保费征缴服务是关乎千万市民“获得感”的民生大事,更是衡量城市营商环境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指标。厦门市税务局立足大数据与智能终端,在全国首创社保费征缴“汇智中枢”,通过“汇智办”“汇智帮”“汇智和”三大子模块协同赋能,推动社保费征缴从“征收管理”向“智能治理”转型。其中,在自助终端上线的“汇智办”场景化服务,在全国率先实现自助式社保体检、智能化风险提示、场景式业务办理和社会化站点覆盖。该做法作为2025年首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前不久,外卖骑手宋先生收到一条基于大数据精准推送的“社保费尚未缴纳”提醒短信。在税务工作人员的电话辅导下,他用手机在电子税务局软件上用几分钟就完成当月社保费的缴纳,避免了因断缴而影响医保待遇。这得益于厦门税务在特殊缴费群体(包括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就业困难人员、新就业群体、退役士兵等)数据库基础上,在全国首创的“汇智帮”社保特殊缴费群体动态监测服务。以提升缴费人权益诉求处置便利度、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税务部门还牵头构建“汇智和”社保费征缴争议调解机制,成功打造“预防-监测-处置”全链条争议化解模式,建立起多方参与、多点联动、多元化解的共治格局,有效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征缴风险。
建立分级会商机制 纳税信用异议高效处理
随着信用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企业的纳税信用状况已在招标投标、融资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产。厦门市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逐步形成涵盖信息采集、级别评价、结果应用、异议处理、信用修复等“全环节”的纳税信用评价体系,并积极探索“事前引导、事中预警、事后修复”的纳税信用服务模式,为守信者保驾护航。
厦门方品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出口金属家具的企业,因为财务人员疏忽,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纳税信用级别被判为D级,贷款审批受到限制,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税务部门通过日常信用筛查发现这一情况,及时通知企业补缴税款,并辅导其补充资料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引导企业重视纳税信用建设、强化诚信纳税意识。
针对一些企业提出的纳税信用异议,厦门税务还建立分级会商机制,通过整合部门资源提升处理效率。其中,简易会商适用于事实清楚、指标适用无争议的异议事项,由信用管理部门直接处理;专班会商适用于存在政策适用异议的复杂案件,由法制、税政、征管等部门组成专班联合处理;专题会商适用于重大疑难案件,通过专题会议研讨解决。此外,税务部门还通过系统动态归集复杂、高频的案例,持续完善案例库,为处理同类事项提供参考借鉴,减轻企业负担。
实现政策精准找人 助力企业合规诚信经营
近年来,厦门税务聚焦发挥政策支持效应,持续创新优化政策落实方式,深挖税收大数据“金山银山”,创新推出“政策解构—企业画像—模型构建—集成推送—风险防控”“五步法”,优化集成“政策精准找人”的闭环机制和系统方案,以大数据驱动实现政策与需求的精准匹配,推动税费服务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同时,税务部门积极推进“首违不罚”“轻微不罚”。坚决打击政策落实中“骗享”企业,依法依规公布骗享税费优惠政策典型案件,营造公平法治税收营商环境。
前不久,福建省发改委公布了2025年第二批学习推广的31个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厦门市税务局“优化政策找人工作机制 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 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做法入选,继去年创新“政策精准找人”工作之后连续两年获全省推广。


打印
中国政府网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