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8 来源:中国税务报 访问量:1
【字体: 打印

“从去年的‘减税降费+缓税缓费’到今年的‘减税+退税’并举,从规模上看,今年的减税退税力度只增不减;从受益主体来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是减退税重点。这将进一步发挥税费政策效能,既着眼当下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又立足长远‘放水养鱼’培植税源,保证财政可持续性。”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解读今年实施的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李旭红表示,2021年,我国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聚焦制造业企业、煤电供热企业、中小微企业等,适时地打出一套“减、退、缓”税政策“组合拳”。作为逆周期调节政策,这些税费优惠政策在提振工业经济运行、帮助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小微市场主体减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稳步复苏、持续向好注入更强动力,更体现了国家对民生的密切关怀。

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加精准聚焦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进一步激发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改善就业市场,促进宏观经济平稳有序发展,是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的重点之一。”李旭红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在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对增值税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

“可以看出,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把扶持中小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李旭红表示,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扩大就业、促进技术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运行和发展情况对我国就业市场以及经济社会的运行产生较大影响。“进一步延续并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优惠力度,优先安排小微企业留抵退税,可以有效缓解其现金流压力,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让其不仅能尽快缓过来、活下去,更能活得好。”李旭红说。

责任编辑: 藏可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