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央和国家机关必须走在理论学习的前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网生代,特指1995年以后出生的新一代青年,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文化、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较大。本课题以贵州省税务系统1083名网生代青年为研究对象,分析青年干部在理论武装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索提高税务青年理论武装实效的有效路径。
贵州网生代税务青年理论武装的情感认同与实践
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党委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与时俱进把握网生代税务青年的代际特征、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在敏锐识变中主动求变,以青年化阐释、情景化演绎、沉浸化体验、数字化代入“四化”工作法提升青年干部对理论武装的情感认同,探索青年理论武装新路径。
青年干部对理论武装的情感认同现状。一是认同与困惑并存。大多数青年干部认为理论武装非常重要,但也有少数青年干部对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存在困惑,对其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二是主动与被动兼有。大部分青年干部能够自觉主动强化理论学习,主动追求实用高效、获得感强的理论学习内容,但仍有少数青年干部学习呈现被动性,以接受单位安排的集体学习为理论武装主要途径,个别青年干部存在“现用现学、不用不学”的情况。三是奉公与利己耦合。在对理论武装作用的多项选择中,大多数青年干部认为理论武装的作用是弘扬家国情怀、汲取砥砺奋进精神力量以及提高党性修养、促进形成良好工作状态。很多青年干部受提升写作水平、完成组织安排任务及利于自身成长等因素驱动而强化理论武装。创造公共价值的追求与服务个人发展的需求相互作用,推动理论武装产生良性耦合效应。
强化青年理论武装的实践做法。一是青年化阐释,发挥青年主体作用。在贵阳市税务系统试点打造“四建讲堂”,选拔党建、廉建、创建、青建四个条线的青年宣讲人走上讲台,以青年人的语言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以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推动全体干部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二是情景化演绎,尊重青年文化圈层。打破常规授课模式,通过“视听+思政”的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与经典音乐、影视作品相结合,用艺术语言讲述奋进故事,用经典音乐诠释初心使命,让青年干部在声情并茂的课堂中笃学而信、笃信而行。三是沉浸化体验,涵养青年求知氛围。通过真实涉税案例演化的模拟法庭、青年干部自编自演的红色剧本、根据税收实务改编的风险防控技能比赛等途径,推动青年干部在沉浸化体验中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四是数字化代入,拓宽青年学习媒介。积极打造网络学习阵地,创办系列展现青年群体特性、符合青年群体阅读需求的电子期刊。贵阳市税务局青年干部创办《青听》电子期刊,通过朗读者、星光展、青年说等板块,充分展现青年干部风采。遵义市税务局《红税青语》电子期刊将理论学习厚植于红色历史文化名城底蕴之中,让革命精神与价值内涵持续感染青年、鼓舞青年。
网生代税务青年理论武装存在的现实问题
贵州省税务局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在识变与求变过程中推动网生代税务青年理论武装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诉求响应不到位消减情感认同。网生代税务青年对理论学习的内容、形式和媒介等方面有着更为年轻化和个性化的诉求。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青年干部相对依赖网络开展理论学习,但目前理论供给对网络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还有部分青年干部有通过理论学习成果在个人成长进步方面获得肯定的诉求,但因结果运用不充分个别青年干部对理论学习效用的认同感有所消减。
网络生态不协调导致认同迷障。网络的自由和虚拟为纷繁庞杂的来自各群体、各代际的多种思潮提供了空间,面对网络流行文化的冲击,个别青年干部容易受困于“信息茧房”,不能正确看待社会负面舆论滋生的条件、传播的要素及导致的结果,对理论武装极端重要性的认同有所缺失。
方式方法不合理削弱武装效果。一方面,个别单位安排的理论学习内容多、耗时长,由于工学矛盾等原因,青年干部的学习时间并未得到充分保证,有的青年干部认为学习安排不合理不充分是影响理论武装效果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学习形式不丰富,目前抓青年干部理论武装仍以个人自学和集中研讨为主,部分青年干部希望理论学习形式能够更加新颖,以增强理论学习感染力。
相关机制不完善影响内生动力。个别单位的组织人事、教育培训、机关党建等青年理论武装责任部门对自身职能定位和目标任务不够清晰。有的未建立健全理论学习评价机制,理论学习成效在选任、晋升、遴选和推优等方面的激励效果不明显,“学多学少都一样”的观念削弱了个别青年干部的学习动力。
增强网生代税务青年理论武装实效的途径
锚定网生代税务青年群体,贵州省税务局不断探索增进青年干部对理论武装情感认同的途径,努力做到用党的创新理论和税收专业知识武装青年、教育青年、培养青年。
把握“为谁供给”的内涵,形成强化青年理论武装行动自觉,实现由“单向传输”向“供需互动”转变。网生代税务青年是一个包容、活跃、思想独立的干部群体,加强这一群体理论武装,一是坚持党管青年原则,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及税务总局党委印发的《深入推进税务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青年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范畴,关心关注网生代税务青年的思想动态与职业发展规划。二是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深入网生代税务青年群体开展调研,充分了解、分析并掌握他们的理论武装需求,提升理论供给与干部需求的适配性。三是响应青年干部合理诉求,以更实的举措和更大的力度解决青年干部现实难题,持续提升青年干部对理论武装效用的认同感。
匡正“供给什么”的情境,掌握青年理论武装主流表达,实现由“随波逐流”到“自信自立”转变。新征程上推进网生代税务青年理论武装,应当直面网络流行文化冲击和社会负面舆论侵扰,通过匡正供给情境引导网生代税务青年坚定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一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年,将税务文化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内生动力。二是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青年,尤其要因地制宜用好当地红色资源,让青年干部在赓续红色血脉的过程中强化理论武装。三是用税收专业知识提升青年,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分级统筹、分类施策开展培训,强化实战练兵和业务比武实效,持续提升青年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
升级“怎样供给”的方式,创新拓展青年理论武装渠道格局,实现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武装”转变。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网生代税务青年理论武装传播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应在原有的阐释渠道、宣介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渠道格局。一是强化对网络学习媒介的应用,尤其是用好用活“学习兴税”“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平台,挖掘优秀青年师资,制作高质量网络课件,让更多青年干部成为党的先进理论的讲述者和传播者,增强理论感染力。二是利用青年力量,自主开发具有青年特色的理论武装媒介,根据青年干部兴趣爱好开展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学习活动,让青年干部在主动接受知识浸润的过程中,开辟一条乐于学习、易于吸收的理论武装路径。三是增强上下协调和左右联动,突破当前各级税务机关青年干部之间沟通不够、税务机关青年与外单位干部交流不多的瓶颈,搭建更加开放共享的学习交流平台,形成纵合横通的理论武装格局。
探索“供给依靠什么”的保障,持续完善青年理论武装长效机制,实现由“关注形式”向“成效激励”转变。科学合理的机制是实现青年理论武装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青年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的关键。一是健全责任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党委应认真履行青年理论武装主体责任;各党支部、团支部应采取有效的方式督促青年真学深学理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应发挥关键作用,持续探索内容革新、形式创新、成效出新的青年理论武装途径;组织人事、教育培训、机关党建等部门应充分发挥教育管理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导师领学、结对帮扶、排队抓尾等学习机制。二是健全评价机制,强化激励效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强、效用明显的青年干部理论学习评价机制,将考评结果作为选任、晋升、遴选和推优等方面的重要参考,积极选树青年理论学习榜样,营造“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的学习氛围。
明确“供给为了什么”的方向,为青年理论武装提供实践战场,实现由“理论辅导”向“推动发展”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不能搞形式,必须持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优化理论武装供给,一是明确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践应用,理论武装应紧紧围绕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这一目标任务,在明确目标方向和提供策略方法两个方面持续发力,让青年干部以坚定的目标和清醒的头脑躬耕税务实践。二是教育引导青年干部将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将理论武装课堂搬到税务工作一线、开在纳税人缴费人中间,让青年干部在税务工作实践中消化理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转化理论,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内化理论,以更坚定的信念、更突出的能力、更昂扬的姿态为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砥砺奋进。(本文系国家税务总局2024年度机关党建课题研究获奖成果)
(作者:苟仁金 朱慧颖 王旭华 赵明浩,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