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4 来源:《中国税务》杂志 访问量:1
【字体: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廉政教育是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免疫工程”,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重要举措。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课题组深入调查分析税务系统廉政教育面临的形势,针对当前廉政教育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探索构建滴灌式廉政教育机制,提出进一步增强廉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路对策。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录制“以案说德 以案说纪 以案说责 以案说法”警示教育课程,并推广至“学习兴税”平台供广大税务干部共同学习

开展滴灌式廉政教育的必要性

税务系统队伍大、层级多、链条长,管理服务经营主体最直接,推进廉洁从税尤为重要。税务部门必须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廉政教育作为廉洁从税的基础性、保障性工程,深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升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当前,税务系统结合自身垂管特点和工作实际,狠抓廉政教育不放松,坚持多种形式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纪法意识教育,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拒腐能力不断增强,但在教育覆盖面、教育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的开展廉政教育注重全覆盖,对分级分类教育有要求但缺乏具体指导;有的廉政教育内容不够精细,与受众自身实际和岗位特点结合不够紧密,教育方式机械教条,缺乏创新创意,难以有效触发深层次思考;有的对廉政教育主体和方式没有进行有效整合,相关部门在开展廉政教育工作时发挥作用不够、成效不明显,尚未形成体系合力、达到常治长效效果。深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着力提升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层分类别引导税务人员树牢纪法意识、自觉遵规守纪,推进税务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开展滴灌式廉政教育的总体思路

开展滴灌式廉政教育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既要注重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各部门合力,又要坚持人本导向和问题导向,注重因人施策、以案促治,达到精准滴灌的效果。

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从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高度谋划部署,在推进不想腐的同时注重发挥不敢腐的威慑和不能腐的约束作用。同时,统筹总局、省局、市局、区局、分局(税务所)等不同层级,党委纪检组、党建、人事、教育等不同部门合力,不断提升综合治理效能。

以人为本,分类施训。做到全面覆盖和精准施策相结合,通过对不同群体的岗位、层级、年龄等特点进行精准分析画像,准确了解不同群体廉政教育需求,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做到分类施训、有的放矢。

问题导向,精准施教。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及时结合廉政问题多发高发领域特点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着力补齐廉洁建设薄弱环节。

继承发展,升级提效。坚持守正创新,善于总结运用现有好的经验做法,结合工作需要进行有效整合、升级改进,不断完善丰富廉政教育形式与内容,着力培育清正廉洁的思想自觉和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推进滴灌式廉政教育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须进一步转变开展廉政教育的工作思路,既注重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各部门合力,又坚持问题导向和人本导向,做到因人施策、以案促治,从而达到精准滴灌的效果。课题组结合滴灌式廉政教育的要求,从需求精准化、体系全周期化、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等方面探索精准实施廉政教育的具体方法路径。

分层分类全覆盖,实现个体画像与需求精准化。主要结合干部年龄阶段、岗位特点等维度划分不同群体,从素质能力、风险多发点等角度开展分析,精准识别相匹配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一是在群体划分方面,明确划分标准和范围。以干部年龄和职务职级为主要划分标准,制作滴灌式廉政教育群体分布图,实现人员分类无死角、廉政教育全覆盖。通过干部年龄变化追踪生活环境变化,通过职级差别反映工作环境差异,将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类似的干部归为一类,多维度、立体化进行群体画像,确保滴灌式廉政教育更加精准。二是在群体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群体廉政风险特点。比如,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容易成为不法分子重点“围猎”的对象,可能存在不当使用公权力的风险;较高职级干部可能存在自我学习和自我改造观念有所松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够严格的风险;青年干部普遍学历较高,但成长经历和生活经历相对单一,可能因为缺少实践生活磨砺,存在抵抗诱惑能力和鉴别能力较弱的风险;新入职公务员思维活跃,可能因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而引发廉政风险;一线执法人员与纳税人缴费人接触较多,个别人员可能因纪法意识不强产生不正当行使税收执法权、为自身或他人谋取利益的风险;编外人员可能存在廉洁奉公意识不强、纪法意识淡薄的风险;少数离退休干部接受廉政教育频次减少,容易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懈怠思想,可能存在放松自我约束和纪律要求的风险。三是准确把握干部风险特点和廉政教育需求,将教育形式、内容与各群体进行适配。注重对新入职公务员纪法意识教育和相关知识普及,探索采用视频展播、红色剧目展演等年轻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学习吸引力;对离退休干部应重点加强不得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任职取酬等纪律教育和提示提醒,考虑到离退休干部居住分散、身体不便等现实情况,宜采取线上、上门等方式开展教育。

因时因人全链条,实现教育体系全周期化。在群体分类的基础上,从个体职业生涯全周期的维度,结合干部成长的全过程,定制教育课程菜单。一是盯准重要年度时点。结合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要求,紧盯重要时点开展廉政教育,根据一定时期问题多发高发领域,联合职能监督部门采取针对性强的廉政警示教育,做到拒腐防变警钟长鸣。二是把稳关键生涯节点。比如,针对入职、入党、职务职级晋升、轮岗交流、离退休等干部职业生涯的关键节点,发挥党建、人事、纪检等综合管理部门职能优势,定制廉政教育课程内容。根据干部年龄增长或职级晋升,重新定位划分所属群体类型,并同步对其滴灌式教育套餐进行调整,确保廉政教育覆盖税务干部职业生涯全周期。三是把牢重点业务环节。紧盯发票管理、出口退税、风险应对、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关注函调、下户、评审等重点环节,督促职能部门梳理各业务条线“两权”运行重点领域廉政风险清单,将廉政教育融入日常业务工作全过程。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运用案例学习、谈心谈话等组合式廉政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纪法意识。

各式各样全要素,实现教育内容丰富化。一是注重党性党风党纪一齐抓。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通过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和正面典型激励,引导干部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通过党纪国法教育和反面案例警示,让干部增强防腐意识,提高拒腐能力。二是坚持全面覆盖与精准施策有机结合、通识化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统筹兼顾,分门别类梳理适合不同群体的教育内容,形成“套餐式”选项。针对税务人员共性特点,制定涵盖政治理论、党纪国法等内容的通识教育套餐。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和风险,按需定制个性化廉政教育套餐,实现面向不同群体的精准滴灌。三是不断充实完善课程资源、师资人才等廉政教育资源库。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根据干部的反馈了解不同教育内容的实际效果,扩充更新干部评价高、实际效果好、教育形式新的相关内容,优化改进或及时淘汰失去时效性的教育内容,确保教育资源库不断出新品、出精品。定期选聘优秀党风廉政讲师团,并加强日常培养考核;针对新出台的党内法规制度,及时制作辅导课件、知识题库、授课视频等;开发各类特色课程,制作“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专题片,有效利用官方发布的反腐专题片和廉政教育基地资源等提升教育效果。

有形有效全方位,实现教育形式多样化。积极探索运用贴合实际、形式新颖的教育形式,明确适用群体及操作要求。一是拓展“学廉+育廉”新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滴灌式廉政教育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制定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套餐时,明确领导干部“学廉”“育廉”职责。探索在党委会议、局务会议等重要场合设立“纪律教育时间”,由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带头开展“学廉”“育廉”,立足分管领域特点和岗位职责,将纪法宣讲、警示教育与部门内控管理、税费风险防范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结合、教学相长。二是搭建“线上+线下”新平台。充分挖掘线上资源,积极开展线下活动,推动线上与线下廉政教育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定期收集“学习强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学习兴税”等平台的廉政教育课程、先进典型宣讲、典型案例通报等资源,及时转发全系统学习使用。结合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拍摄警示教育片、组织观看公职人员案件庭审直播以及设立廉政教育专栏、参观廉政文化基地等多种方式,零距离、面对面开展廉政教育。三是探索“共创+共享”新模式。探索干部喜闻乐见的廉政教育形式和载体,将传统廉政教育的“单向输出”变为“双向输入”,营造廉洁文化建设“齐参与”氛围,实现建设成果“共分享”效果。在深度剖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组织税务干部编排生动形象的廉政剧,进一步提升廉政教育的感染力。通过召开干部家属座谈会、向干部家属寄送廉洁家书等方式,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协同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本文系国家税务总局2024年度机关党建课题研究获奖成果)

(作者:杨敏 尹思 李越,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龙岗区税务局)

责任编辑: 穆桂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链接